我正在口水的房子,以及觅家之旅进行时

我坚持在某社一层电脑房的公共电脑上将其照片贴上来~~~虽然它离我单位不算近,虽然要倒两趟地铁,虽然房东的电话还没打通,虽然我觉得它应该早就被租掉了,虽然我能租到它的可能性不超过百分之十…….但是这些都不能阻止我从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无法抑制地对着这个网页流口水~~~并且现在乐于把垂涎的痛苦和乐趣与你们一起分享~~~

—-街道样子.

—-门厅.

—-客厅.

—-大卧室.

—-小卧室.

哎,花痴完毕。。。不知道要多少机缘巧合人品爆发才能租到这样的房子啊。。。明天要再贼心不死地打一遍电话!

其实今天看的Jasmin的一处房子也不错,比昨天一个客厅空旷而卧室只容一张床空间设计极端浪费的房子,和另一处阿拉伯裔房东条件苛刻1870年建造北向斜角格局的两室一厅要强很多。。房东是个法国中产阶级的老mm,大概五十岁左右,身材依然像个小巧玲珑的模特,穿着牛仔裤和极度低胸的小背心,外面一件羊绒大披肩。极端会聊天,和我法语说得不错的同事侃得风生水起,还不忘对一旁傻笑的我抱以关怀的颔首。

房间风格非常艺术化,并且房东依然在精益求精地持续装修中,甚至当场拿出三种灯泡问我中意哪种。无比巨大的西南向窗子,采光很棒,应该是热爱阳光的巴黎人最爱的朝向。阳台上种满鲜花和蔓藤——包括厨房的窗台。布置虽然简单但是很有法国特色,细节可见主人品位。诸如来自哥伦比亚的落地大瓦罐花瓶,俄罗斯的套娃,中国的灯座,西班牙的珊瑚。。。客厅一整面墙的镜子表面的衣柜,在凸现女主人的时尚风格之外也加大了客厅的空间感,长沙发方茶几圆餐桌,厨房设备一应俱权。

美中不足就是虽然有个足可以开party的客厅,但是却只有一间卧室,且采用了四分之一开放形式特意打通以便可以直接步入客厅,显然这不是俺们低调内敛中国人的风格。我看着紧挨着的主卫大到能睡两个人,心里非常为其不是一个卧室感到惋惜。总体感觉就是典型的给甜蜜小情侣住的爱巢,我一个人住自然也爽歪歪,但是就是不能实现成为巴黎分舵青年旅馆的沙龙梦想了,父母来住时间长也不太方便——我老爸最看不得我睡沙发,尽管这个沙发长有1米八,柔软舒适。

一室一厅两卫,60+的面积,要价2000欧,就是在新贵聚集的16区也算得上小贵了。 但鉴于其房东优雅可爱,布置得细腻有品位,满眼鲜花绿植,心情舒畅,还是可以将其列为重点考虑对象,并且成为把胃口喂刁的重要标杆。

继续口水,继续googlemap,继续求人打电话~~~觅家之旅,进行中。。。

消食扫街小图

午饭吃完去遛弯,心情好就带了DC。随便扫街。

单位附近的路口,这朵百合花下面就是戴安娜同学香消玉殒的地方...

塞纳河上的游船,纯观光用的,据说50欧一个人,包饭...我没那么有钱,还是腿儿着吧.

浪漫的法国情侣,请注意脚下还有打包的午饭,估计打算在这儿K上一整天。

艺术无处不在:政治漫画一直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艺术无处不在之二——表情何其生动!看到她就有好心情~

第一次搬家

第8日时,我经历了抵法之后的第一次搬家。从巴黎CBD的La Defense搬到了巴黎大屯的Clichy,同属92省,基本在以凯旋门为圆心的同一个圆周上,但是风格大相径庭。

其实我很喜欢La Defense,虽然这种喜欢只停留在一个都市小螺丝钉对于高楼大厦、笔直街道、包罗万象的shopping mall和麦当劳那种不经推敲的亲切感,而且远远和他人眼中“巴黎”的能指不向符合。

周四下班发现天上飘起小雨,三五步走进地铁之后就盘算好干脆在商场里好好逛逛,解决一下买一双通勤舒适鞋的夙愿,我心怀着CBD的商场总不会很早关门的侥幸兴冲冲从地铁口绕进去,结果发现大部分店铺早已栅栏紧锁,为数不多还亮着灯的也已经半拉下门栏,等着最后一两个顾客赶紧结账。我踯躅地从东走到西,只有从人头攒动的麦当劳店里能够窥到一点点经济全球化的小声势。——只不过,所谓Mc cafe的capputino实在也太对不起人了——淡得连小时后最爱的天津麦乳精的不如。

开始挑了一个对着大玻璃窗的酒吧凳座位,假模假式一边咖啡一边看杂志,结果受到外面空地上闲逛的一个老黑的骚扰——好在他只是敲了敲玻璃窗,对我挤眉弄眼还作一个比划着让我微笑的手势。我迅速低下头,看杂志,不理他,虽然心里有些怕他推门进来,不过还是假装镇定继续翻页。还好,坚持10秒钟,他走开了。我白白在最初因为一个好心为我指路的地铁工作人员而对黑人有不错的印象,并从内心深处觉得好些人给我的远离黑人的警告都有点夸大其词——事实很快给我上了不可掉以轻心的一课。。。

小小的郁闷事件多少干扰了我的心情,也使我对La Defense的好感减退了一点,加之住的地方设备不全,就更期待着搬到已经看过房间,相比之下颇为满意的某社巴黎分社的住宿区了。

新家最近的Mairie de clichy是地铁13号线西线的倒数第二站,虽然不远就是相当于我们三环的环线高速路,但是这个在北京大概是安华桥地段的地方,已经颇有一点外省的意思了。加之本来就是巴黎著名的空城度假时间,街上愈发显得清静悠闲。

这里的建筑新旧并存,密度显然比巴黎市区内小了很多,倒是颇有一些美国小城的味道。

——看这个ford的巨大标志,很像在米国吧。。。傍晚的曝光总控制不好:(

传说巴黎人停车技术都很高,这次算是见识了~~

某社的小楼在柳暗花明的一处街区, 因为颇有一些清华校园红区建筑的风格,所以令我很是感到亲切。这个一般只招待内部人士而特意找了一间给我的“豪华”宿舍,是个功能齐全设计合理甚衬我意的一室一厅:

微波炉洗衣机电冰箱都基本都是全新的——甚至,我非常夸张地发现,似乎全都是从国内采购空运过来的,因为所有的标志和说明都是中文;
客厅和卧室除了分别有一个超大衣柜之外还各备有一个书桌,客厅的那张上还放有我们典型国企特色的兰花盖碗茶杯,不禁令人感慨有文化的单位就是不一样啊;
卫生间和厨房巧妙地利用了室内空间,可以同时通往客厅和卧室;
房屋外向的一侧利用阳台开出东西南北四面不同的窗子,确保各个时间段都有阳光进入;
舒适的皮沙发和大屏幕的液晶电视,竟然还有贴心的中央四和凤凰卫视~~

——而最最重要的,当然是这里有如假包换的同胞大师傅掌勺的食堂,午饭晚饭都可提供,每顿只要不到一杯咖啡的价格:3.5欧元。要不是考虑到住在巴黎市中心的大房子里更能满足个人虚荣心和了解巴黎小资情调的需求,我还真是懒得再找房子就想一直赖着住下去呢。

作为一个入乡随俗的好孩子,我也迅速地喜欢上了这个低调的巴黎郊区,并且第一时间考察了性命攸关的两项物价:关于连锁面包店,价格明显低于La Defence:一个羊角面包 0.55欧,三个1.5欧,同比则是 0.8欧和2.1欧;水果蔬菜的价格则基本一致(私人的食杂店性质),比如西红柿都是1.9欧一斤(换成人民币就是抢钱了),一个大概5毛钱。在此我要特别声讨一下法国的西红柿——虽然每个都长得秀色可餐,匀亭诱人,但是实际吃起来却皮厚汁少,味如嚼蜡。

有传闻说这种绣花枕头的特征也非常适于描述法国男人,这真是太令人心碎了。

凡尔赛宫的天鹅湖

2007年7月28号,是我到巴黎的第三天,也是到法之后的第一个周末,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这一天土白菜帮巴黎分舵宣告成立。

小卡同学的精干和热心,早在我当年策划第一次三亚之旅的时候就有所领教。当时还不算熟稔的他,不光将自己的游玩功略倾囊传授,而且还不远万里从法国打来长途进行现身指导,使我受益良多。这一次他更是早早就表现出“你来了就跟我混吧”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并把我中国男士好客靠谱的优良品质和法国帅哥妇女之友的光荣传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按照小卡的路线图,我顺利地从1号线倒13号线,倒rer c快线,来到了距离巴黎几十公里的凡尔赛,走马观花了著名的凡尔赛宫及皇家音乐喷泉园林。而特别赚到的是,托就在凡尔赛宫工作的小卡绅士的福,还在晚上观看了非常难得的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露天表演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

什么都不说了,奉上片片先~~

——站在入口出仰望,还是很震撼的。

——我给天使同学起俩名:杨逍与范遥。

——超喜欢的长廊,我觉得比镜厅好。

——很景泰蓝的花瓶。

——不知道johnny同学的海盗造型有没有受这位老大的启发。

——路易十四的曾孙,路易十五。

——宫殿里的沉思者。。。

——镜厅,没电前的最后一张,所以难看点也是可以谅解的。

——小卡的cannon 350D加17-85 IS镜头,以及,小卡的手艺。

——回眸一笑坏死你。

以下照片中是宫殿后面的巨大的音乐喷泉皇家花园,艺术管理专业出身的小卡告诉我现在的这些喷泉系统主体依然是十八世纪时候建造的。by 小卡相机。

——建议大家去http://inking.yupoo.com 看大图片:P

——凡尔赛版男史湘云。

——我和小卡都非常喜欢这个希腊式的大环形喷泉。

——一只小蜜蜂阿,飞到花丛中啊。。。忘了用静物模式。好好的单反被我当成傻瓜机拍~~~

——这张是在宫殿的二层俯拍的。

——所有的芭蕾舞剧中,论经典、优雅和唯美,无有出天鹅湖右者。而天鹅湖中最美之景,盖天鹅群舞。

王子长得不错。

四小天鹅,过曝了,凑合看吧。

最后附送一张凡尔赛市政府的pp,这个是用我olympus E410拍的啦。

总而言之,凡尔赛之旅既lucky又happy,特此鸣谢法语非常流利动听让我好生羡慕的carreras绅士。卢浮宫在前方等着我们:)

二十年后与二百年前

事实上,我曾经想象过很多次究竟自己将从哪里开头描述这个城市。从第一个向我微笑着说bonjour的黑人兄弟?我自己怯生生掏钱买的第一个羊角面包?我喝的第一杯不加奶和糖的espresso?第一对向我问路的异国青年情侣?~~最后,我决定不要那么费神,就从最通俗的地方写起吧——

我临时居住的类似公寓招待所的地方位于巴黎西北部的la defense,从相对地理位置来看,可以类比于北京的三环,也是新兴的商业繁华区之一,虽然实际从区域划属来说这里已经不属于“小巴黎”了,但是其以高科技企业和金融产业的聚集自成一格,处处透出些“世界终归是我们的”样的新意。la defense的地标是新凯旋门,沿着卢浮宫-香榭丽舍大街-戴高乐广场的延长线笔直与凯旋门对峙而立,这是一座和其“原型”风格迥异的现代建筑。据说新凯旋门的中空部分正好可以将凯旋门放进去,但是由于其线条的简洁和直接的几何感,从视觉上看则远不是那么回事。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La defense在城市规划中已经确定了其作为现代化新城区的属性,这里错落有致地聚集了功能性的摩天大楼和抽象风格的后现代陈设,整体效果明快流畅,融会了科技的力度和鲜明的时代感。既有未来都市的钢筋铁骨,而在细节处又不失一些独特而别致的人文气息。置身新凯旋门广场,难免让人感慨北京的CBD是多么老土的一块地方。

而我的工作地点在巴黎城中心的传统金融商业区,其所在的Avenue Marceau是第八区和第十六区的分界线。作为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十二条街道之一,这里处处洋溢着人们耳濡目染熟悉或者想象中熟悉的欧洲十八世纪风格,建筑古老而精致,街道沉郁而安静,拐过街角豁然开朗的的大路通往艾菲尔铁塔,沿街而上则与信达雅的香榭丽舍大街交汇,而街道两侧那些石板小路引领的街区深处,则沉睡着这座古老城市几百年来宠辱不惊的历史。

——我每天上班地铁出口的街角。

——从街角看过去的傍晚八点钟时候的艾菲尔铁塔。

——Avenue Marceau,上班地址就在绕过这幢楼的一侧。

——办公室对面的街区。

乘坐我日常上班的地铁1号线(巴黎一共有14条地铁线,星罗棋布遍布城区和近郊),入口是二十年后,出口则是二百年前。——这大概是我在巴黎最初生活中感到最富有戏剧性满足感的地方了。

尾巴尖上的盛宴

如果你在年轻的时候到过巴黎,它将一生跟随着你,如同一场浮动的盛宴。

据说这句对一个城市的最高褒奖来自海明威,尽管这么煽情的风格并不很像。水木的朋友一定都很熟悉这句话,因为在316哗变之时,它曾经被更加恰切地做了小小改动,开始是作为SF的进版,后来成了全站退出界面的送别语——甚至现在也是——如果你运气很好,看到的不是一只说着“我看,我看,我再看”的无厘头风格树袋熊。

这个将”水木”取而代之的改动出自我的一位朋友,他素来善于将众多金子信手拈来,然后变成未必那么耀眼但是更加经久耐用的“合金”。这个本事原来我也有,但是现在不行了,完全败下阵来。

当然,事实上,我想说的是,我在青春的臀部开始被命运善意调戏,而在尾巴处终于得以灰头土脸地去赴这一场未来时的盛宴。

2007年7月26号的国航CA933次航班,因为机械故障推迟到未知时间起飞。我跟着领导混进外航的贵宾休息室,在我还对自助点心和酒水左顾右盼之时,持商人证和法航商务舱机票的老板就轻松地丢下苹果核登机去了,留下我和一排delay and Unknown的荧光显示打一场胜负尚未可知的持久战。

彼时我穿着敞腿休闲长裤和沙滩拖鞋,拖着单位压强无以复加的登机箱,顶着一下巴的顽固痘印,和众多西装笔挺步履轻盈香味扑鼻的“商务人士”形成了鲜明对比。我逡巡着找了一个鱼缸后面的沙发,摊开典型属于冲动消费的富士通小白,一边吃一块难吃的蓝莓蛋糕,一边试图联通我命运多舛的PDA,突然之间就觉得一切都变得荒谬起来。

好像所有的故事,包括最初的惊喜和归于疲惫的想象,包括漫长的等待和渐渐的无谓,包括曾经的分离和相聚、相聚和分离,包括不知所起的萍水相逢和一往而深的日久生情,这一切都是延宕之中的幻象。待这块蛋糕吃完,咖啡慢慢冷却,我前方的北欧帅哥起身,南瓜车就将还原为南瓜,飞毯变成扫把,此刻这个坐在窗明几净贵宾室里等待航班的我就将轻车熟路地回到一成不变的生活中去。我信步出门,行装轻便,钥匙轻轻旋转打开地下室的房门,里面是熟悉的潮湿而阴凉的味道,爸爸妈妈不在,秋千不在,谁也不在。我一个人。

我猜这是缘于我内心深处对一种自己不能把握的生活和状态的隐忧和恐惧,是具有自知之明的审慎怀疑和本能退缩。但是还好,这一切都没有最终发生,在晚点了四个半小时以后,我最后还是登上了食物难吃到发指的国航航班,并在一个天色甚至还很清朗的夜里十点钟,来到了巴黎。

我并不是作为一个观光客来到这里的,所以,在给你们看那些光鲜漂亮的照片之前,这一扇通向阳台的玻璃门和尚未打开的行囊,也许可以更加恰切地代表未来三年我将度过的时光。

和临行前的不安不同,真正置身在巴黎这座城市里,我从头到尾都只感到一种平静,我平静地倒过时差,平静地第一次路过凯旋门,平静地在周围充满无法辨别语言的地铁车厢里等待我到达的那一站。。。只是巴黎的夏季白天太长,日光美好,美好到屡次差一点打破这样的平静:)

而有的时候,我甚至差点会忘记这一点——巴黎将是我人生中不大不小的一个赌注,而且,我赌我会赢。

小马姐

老妈提供旧日照片,如获N多至宝。其中一幅机车女孩,不贴不足以平民愤。。。

左起顺序为:老姨、表妹、我、两位舅妈……

小ixus 55 翻拍。

其实呢,

为了不让下面这幅全景显现出来,

不得不,

出此下策,

梨花体一下。

虽然有前人试验过,

但是,

要知道梨子的滋味,

就要亲自

尝一尝……

我的意思是说,

虽然这张“小马姐”很酷,

但是如果show出整幅照片,

你们就会发现,

其实,

完全是——

搞笑的~~~~

我和不存在的阿诗玛回故乡

在回家的火车上失眠了。空调温度适宜,被子薄厚正好,没有人肆无忌惮聊天,没有人随意呼啸走动,甚至没有人势如破竹打鼾,可是我竟然还是差不多直挺挺交换虾米状地醒到天亮。

耳机里唱到“若不是因为爱到你,怎么会夜深还没睡意……”我自我解嘲地笑笑,索性按下power键,素听铁轨之间情话。

生活在眼花缭乱可能性的转弯路口,再次展示了其樯橹间一而再再而三的叠加效应。我虽然没来得及气沉丹田,仓促间却也可以抱拳敛衽做笑纳状,去国万里,再慢慢消化。

爸爸照例到火车站接我,穿白色T恤,戴着太阳镜,甚是年轻;出租车上我就撒娇说好饿,于是爸爸赶紧电话妈妈说饭菜上桌,女儿饿了。妈妈说我的痘痘好了许多,做了我最爱吃的土豆西红柿豌豆丁,还有绿豆粥,糖火勺。

老妈在正式退休之前,穿着春秋两套警服去照了一套英姿飒爽兼气质端庄的个人写真,引显然包括但不限于我老爸在内的无数英雄竞折腰——不光所有有幸亲赏了相册的警察阿姨们都当即纷纷索要电话预订,甚至就在当天,俺老妈的主相册就神秘失踪了~~~据说重做要六百大洋。我手执副册爱不释手,兼痛斥影楼无良,发愿立即去淘宝上找一家物美价廉的新做一套~

下午为心虚佐证“年轻盛大丰沛”的爱情,翻检旧日信件,于是如堕云里雾中,太虚之境。终于躺在床上补眠,便梦到与某人在高中教室有一个缱绻长吻。他曾经无意中为我描绘过一幅平凡、宁静而美丽的未来图景,而仅为这一帧画面,我心内便长存感激。窗外杨树婆娑,光影斑斓,教室后面为扫雪用的铁锨层叠堆放,我在潜意识中抒发着作为一个乖乖女没能与一个乖乖男早恋的遗憾之情,直到老妈在案头乱翻“法语八大场景常用短语,暴实用”文档的撕拉声将我惊醒。。。

晚饭后和爸爸妈妈去小区后的山坡遛弯,途中自然又遇到很多叔叔阿姨。他们还一如十年前一样夸张而啧啧有声地说,“哎呀,真的长成大姑娘了……”,我在人家错肩而过之后总不忘汗滴颌下土,小声补充道:“分明已经是老姑娘了~~”

家教时间,双亲大人竟然悍然跳过我的终身大事而直接索要下一代供之玩耍。。。我很严肃地试图与他们讲道理:“这个你们就更不要指望了,至今我完全没有任何想法,意识和准备。” 要说还是我老爸颇有户主之风,平心静气地对我说,“你去把客厅里那个笤帚疙瘩给我拿来……”我暴笑地逃窜到卧室,大声宣布在父亲节的时候给他买个洋娃娃:P

每次与K说话,即便是网络之上,也都有着不易察觉的小紧张,更容易将调笑当真。而今日语中言外,却是更多的心照不宣。入、流、往、所,便拿起,便放下。有敏感心而不为敏感人,一如很多年前,总有很多相视浅笑,总有更多静默无言。

沪上八天七夜(七)

第八天

我醒的时候,黄梨还在睡着,这件事在N年前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的。

事实上我觉得她的房间一点也不陌生,和千篇一律的酒店标准间有如此大的差别:不需要空调就冷暖适宜的温度,没有什么装饰但是很明亮的日光灯管,朴实而庄重的带着变形穿衣镜的大立柜……那些从窗帘缝隙里挤进来的阔叶植物的味道,与室内的一切混合成宽容和亲切的“家”的气息,在窗帘遮住强烈光线营造出的一些些“黎明”里,我小心翼翼地翻身下床,心情舒畅。

抓紧白天的时间,我们决定去一处传说中“小店”聚集的地方淘货——而且,我们是走着过去。于是我平生第一次在隧道里穿行,有一点面临小黑暗和小危险的小紧张刺激,但是走在黄梨后面可以看到她袅娜的背影,所以依然是很赚的;而且重新沐浴阳光明媚,便有感恩之心。

后来我们每人淘到一件小开衫,伊是因为坐空调房,我是因为上臂日益粗壮到不宜光天化日下裸露在外。很具有学术精神地吃了巴贝拉的原型“萨利亚”,价格相差无多,口味可有千秋,因为建的早了,萨利亚的装修不敌后起之秀,菜式的品种也少了一些,但总之性价比都无可挑剔。

下午早早就回了家,短短时间里我也会对这个小小的一居室有所留恋,然后我们又并排坐在电脑前看friends,看友情的风格迥异和异曲同工。收到L的短信,“顺风顺水,带一个能打酱油的孩子回来”。我笑笑,这是外事纪律所坚决不能允许的,不过相信他可以率先垂范。

没有答应让任何人送行,很简单地打车奔赴机场。在满是梧桐的那条街上,我和黄梨笨拙地拥抱告别,其实心中并无太多波澜——因为其实无论怎样,我都不会离她很远。

(完)

沪上八天七夜(六)

第七天

第七天的时候,上帝休息了。在瑷塬。


L公子家老宅。


高墙深院,大户人家。


论爬山虎之必要性……


点破窗棂~


全木质结构。。。所以二层已是危楼~


堂屋的椅子而已,有必要搞这么复杂嘛……


万能下联之——两只红杏出墙来


高到可以攀岩的院墙以及护院树


10岁的L公子每天从这条小路去上学


我所艳羡却从来不能感同身受的江南水乡小镇

、、
生活进行时……


八十年代形象的女主角,有如生活在王安忆笔下——肥胖版王琦瑶在乌桥!


小镇上的修表店,令我错乱地想起both陈坤and sylar~


打闹的小奶猫和小奶狗~


我不是一个人!——在这里你可以找到N多朴实无华的八十年代造型~


其实这一天我刚刚经历据说是人生中最大的遗憾——没有吃到“一口销魂”的著名百年老字号烧卖。该家老店无名无号,每天只做固定笼数,11点之前准时卖光,中午就关门打烊。凡是吃过的人都引为毕生幸事,行游八方而乡愁难解,盖因于此。由于我起的晚加汽车久候不至,所以活生生错过了。只好另找了一家看上去还算光鲜的要了两笼替代品。我觉得已经非常美味,非一般所食烧卖能比。但L公子非常愤怒,言其不敌销魂家两成~~

也许,我是说也许,有一天,我会一个人,再来这里寻找一下销魂烧卖,只为了口舌之欲。

在回黄梨家的路上,我买了四个蛋塔和四个花心筒——它们都是让年轻时候的我觉得分外奢侈的东西,同类的还有哈密瓜和必胜客。黄梨在听罗大佑写给三毛的《追梦人》,这是我小时候很用心去学唱的一首歌,《雪山飞狐》的片尾曲。于是两个怀旧的小朋友相对啃食两个香草花心筒,我吃光光的时候伊还没吃到一半:P

晚上去中山公园逛街吃饭,排了一个著名平价意式西餐“巴贝拉”的号,差不多一个小时以后,坐在了可以透过窗子看到夜色的座位上。

这家餐厅的广告说的没错,在巴贝拉,美味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从pizza到甜点,的确基本都不输于必胜客,而价格基本是其1/3-1/2。我们(主要是我)热泪盈眶地吃下了绝对不应该是淑女所能承受的超多东东,共计意式蔬菜汤一份6元,芒果海鲜沙拉一份12元(金枪鱼的只要8元),Cappuccino一杯8元,柚子茶一壶10元,海鲜奶油炬饭一份12元,意大利面一份9元,9寸海陆双盈(?)pizza一份24元,蟹斗一只(这个好吃!)6元,蓝莓甜点一份10元……我矛盾的心理啊,既希望其在北京能够速速开一家分店,又对这样将对我的体重产生的巨大影响忧心忡忡~~

因为太过饱食的缘故,这一夜仿佛回到九秀山庄的夜寝时代——在排骨梨同学睡着以后,我捧着肚子悔恨交加地连看了4集friends才敢上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