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尔-路上的风景

和中资企业协会的一干老面孔一起去法国北部工业重镇里尔所在的贝加莱大区考察。贝加莱大区以及整个里尔的招商引资都做得很好,投资促进署的官员热情好客,宣传材料精美详尽,甚至连找房子子女入托也可以提供便利帮助的鼓励投资政策让人心生好感。地皮和办公用房的价格不仅远低于巴黎,甚至比北京上海的商业区地段还要实惠。。。难怪toyota考察了一大圈之后将欧洲最大的分公司设在那里。

不过就初步考察而言,实际上我能做的并不多,略上规模的中资企业在这里暂时还没有,除了以中国为最大产地的美国运动服装哥伦比亚公司在此地有个欧洲分销公司外,似乎再也没有其他公司和中国有大宗贸易往来。而如果没有和中国的一点瓜葛,自然也不消到我们这里融资。所以虽然两天的行程紧凑到紧张,基本上都是在大巴上辗转度过的,我还是非常轻松乐天地抱着E410,隔着玻璃窗在飞驰的速度中拍下了诸多路边的风景——故此,效果的折扣是不能记到我的头上的。

在里尔的欢迎午餐。我最爱的鹅肝酱系列点心。

据说,在法国应该吃完你一生的甜点。

里尔旧城的中心。

坐在大巴上游览街区——事实上,这里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是个冷冰冰的工业城市。十六世纪的里尔,十九世纪的里尔和二十一世纪的里尔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我很喜欢那一天傍晚时分里尔的天空,和云。

入住的可爱的小酒店。

第二天,去敦刻尔克的路上。北方对于秋天来说更为敏感。

惊鸿一瞥里有座童话的小小城堡.

是不是很像天鹅湖里的背景?:) 

北方海边的橙色小屋,望之可以解忧.

看照片质量可以知道,这张已然是在车下拍的了:)Boulogne sur Mer,英吉利海峡边的闲适小城。

当年拿破仑屯兵三万,打算就此打过英吉利海峡,一统欧罗巴。如今是重要渔业港口。

吃完一顿海鲜大餐后匆匆上路,又是路上的抓拍了~

不过既然来了boulogne sur mer,不参观一下他们引以为傲的Church of St Nicolas也是所不过去的。

狗头能够拉伸的最大角度,我极尽芙蓉jj的造型也没能避开全面装修中下面的那个脚手架。

sometimes,单有阳光就可以创造近乎神迹。

这个圣坛底座看上去不是很起眼。。。

但是人家其实不是画耶!是极为细小的石块拼贴而成的哦,古典马赛克~~

其实远观就已经很赏心悦目了,配上在北方难得一见的响晴天空。

很Orz的树。。。长得有型不是你们的错,但是太拽容易折寿的~

8个小时以后,我会无比羡慕任何长了两条腿以上或者具有翅膀(包括昆虫翅膀)的东东。1个小时TGV从里尔愉快地赶回巴黎,却分外悲惨地赶上了交通运输大罢工的尾声。于是我拎了两个满是宣传材料的沉重大包,在沙丁鱼的公共汽车里堵了一个小时,又徒步夜行90分钟,在茫茫黑夜里,被一个会说“你好”的杂货店少东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最终得以像一条狗一样回到家中……

严重声明:Guest发言要留名!

你们太懒了。。。连登陆的麻烦都省去了,留一点回忆行不行?特别是貌似对我还很了解的那种~~在这一点上要赞maomy&mw伉俪同学。

除非你留言内容的信息量已经足够表明你的身份(不要太高估我的智商,已经退化很多了)。。。不要逼我关闭guest留言功能哦~~

阿维尼翁(Avignon)

Avignon,7任教皇偏安之地,普罗旺斯核心,传说中熏衣草小径的起点。以每年夏季长达三个月的文化节著称,彼时全世界的艺术老中青年团结起来,热闹非凡。去的正是淡季,天气微雨,没有南法的招牌天空,但是不用做旧已经很凹造型的色调,亦别有风味。

爬山虎超市。

牵牛花与过曝的教皇宫城墙。

我特意拍的,可惜图小了些,不然你们会看到圣母如同一个城堡上踯躅的少女。

其实人家是这样摆的。。。

有些冒犯的说,背着避雷针的圣母和观音菩萨是否颇有神似之处呢?

想搞一张明信片样的,结果失败了。。。

看到这个jj,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下雨也是一件定数。

又呲了一张。不过我实在很喜欢这面墙。

初步登高的小城半景。

这条河的名字叫Rhone。

就是这个小朋友,在旋转轮盘上彻底把我搞残了。

多么志得意满而又从容淡定的表情啊。我此时此刻就是拼死抓拍。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

又是你,怎么老是你!

非常喜欢的场景。

著名的“断桥”。原来这么有古典破碎美的名字也可以属于一个西方建筑。

不要以为你长得像阿状就可以骗我手里的冰淇淋。。。

从城里看城墙。

橱窗之一。

马赛

马赛,法国第一大港口,第二大城市,第二大工业中心,历史名城。但是这一趟非常之走马观花,拍的照片也少。有了尼斯经验,我们后来的两个城市都采用了暴土的“找制高点-爬-拍全景-看教堂-下山”的流水线作业,非常Kuso。

半个月亮爬上来~~这张拍得太像大众电影的旧画片了。受不了。

我也不知道这种黎明感觉是怎么搞出来的。。。

我不记得教堂的名字,如同我不能辨认擦肩而过的帅哥。但是这个教堂里有挂着N串小船,凸现着马赛作为世界名港的不俗身份。

默。。。。

这就是港口工业城市。

换另一边看看。

下山路上,很喜欢这道阶梯的阴影。

城市中心的近港码头。

无比遥远的那个小尖尖,刚才我们就是从那里爬下来的。

马赛的N多历史建筑,我只拍了一个法院。。。

我们在大风里拥抱

我们在大风里拥抱
体温之间的纤维
争先恐后举证幸福

但过于瘦弱的表情
导致证言也不足为信

我们在大风里拥抱

这可能是一个胡同的名字
一座被包围的废墟
当然,也许只是一桩事先张扬过的天气

每一场精疲力竭的审判都
大同小异
辩方坚称无独有偶
控方出示盖世无双

又或者
本风纯属虚构
爱是有期
亦是徒刑

Ps: 是这样的,开始我本来想写一首浪漫主义的诗歌,结果不小心写成了悲观主义的,这说明本质上我是个怀疑主义的同学。

尼斯的墓园

有的词语,天生就是用来做隐喻的,如果从中并没有挖掘出太深的意义,未免令写它和读它的人倍感失意。“墓园”便是其一。所以我写下上面这个题目,并用的仅仅就是其字面的意思, 难免感到一些羞涩。当然,若跟一语成谶比起来,我自然还是愿意保持这份不好意思:P

误打误撞到这个俯瞰整个海滨小城、风水极佳,景色无双的墓园,倒不完全算是因为迷路。方向总之是没错的,只不过地势越走越高,就怀着登高望远的心态一路拾级而上,而豁然开朗平台层叠的偌大墓园突然出现时,我们亦曾犹豫了一下,不过还是怀着些许敬意好奇地走了过去。

傍晚时分,天色将沉未沉,倒是有阳光经过一整日的犹疑最后决定弃暗投明。与这个小城多年以来的望族家庭们陡然相遇,为他们对死亡的接受、想象和为此的艺术创造而称赏击节。

很容易从墓地的规模、铭文和雕像上判断出这些墓地的性质:个人的或是家族的,已经沉睡百年残碑断垣,或是至到近年不断有成员加入修葺整饬;所葬之人对尘世充满眷恋或失望,对天堂满怀憧憬或迟疑,甚至,对永远沉睡是佯装镇定,或者从容戏谑。

人们对死亡的态度是颇可琢磨的一桩事。显而易见,能够将自己葬在这个几乎是全城次最高点,依山傍海,风光无限的地界的,一定都是这个城市最有名望的人们及其家族,如果假设这些墓园的修建都是遵循了死者生前的遗愿,那么他们对生命的留恋形式、对死亡的态度以及对艺术的欣赏角度都迥乎其趣并耐人寻味。

那些塑了自己凝重的雕像,周围鲜花松柏图案环绕的,大概生前就是一个庄重严肃的人;而墓碑上面坐着一个忧伤而懵懂的天使的,大概沉睡者是一位虔诚而善良的贵妇人;而要在石棺上雕上雄鹰,甚至在墓室前塑了两尊狮子守门的,想必就是一位家世煊赫、位高权重的贵族吧。

当然,要把自己的墓碑甚至墓室修建得新颖别致,这后面大概亦要有雄厚的财力作支撑。其实那些石棺沉稳,雕像精致,甚至墓碑上仅有十字架的普通而低调的种种,也已经足够令人尊敬了。

死神的魔爪。。。

我将之归纳为……浪漫写实主义~

神情非常到位的雕像,大手笔。

阿房宫,三百尺,搁不下尼斯一巨子。

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呼之欲出!

墓地的形式、风格和材质都在与时俱进,实地看上去非常地酷。。。

墓园错落几层,如同梯田一样可以逐级登高,而每上一层,墓地所占面积和修建装饰就愈发赫然,而远望海滨与小城,景致也更加开阔和绮丽。在这几乎没有其他任何游人的静谧所在,是我们第一次邂逅尼斯的惊喜,如果不是带着一只威风凛凛的黑贝的守墓人看上去过于严肃沉默,我很想在黄昏的余晖里把他们也摄进我的镜头。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戴望舒写给肖红,这大概是中国现代最好的悼诗了。 而终老在地中海边的人们,这些终日卧听海涛闲话的灵魂,大概会宽容以待闯进他们栖息家园的异国旅客,并带着一些矜持的骄傲等待陌生人的赞叹和尊重。

******

走出墓园,沿着盘山路继续前行,很快就发现还有更高的地方可以开掘。游兴正好,便决定一鼓作气,登上最高点。顺着半能读懂的法语路牌指示,我们在毫不知情地向尼斯最高点“Parc du Chateau”进发。途中经过一座疑似人造瀑布,虽然一眼望去即知并非天然,但是我们还是为质朴的制作者那天真的掩饰所打动。在水帘之后好像还有一个军事要塞洞口之类的地方,与当年在湘西凤凰所见的一个幽深寒郁的土匪洞颇为类似。回来后看LP上称之为“artifical waterfall”,还说是“a great place to escape the heat on a summer afternoon”,不禁也要为作者的童心失笑了。

登上这座据说只有92m高的“hill”,果然有“the panoramic views of Nice and the sparkling Baie des Anges”, 一湾线形完美的碧蓝海岸,一座白帆点点珠光粼粼的港湾,一片红色金色在晚霞中闪着童话光芒的屋顶……

顺着山路走下来,眼前就是著名的尼斯滨海长路:英国人观光大道。据说为侨居尼斯的英国人在1822年集资修建。其实莫说久居雾城的英国人,即便是我这样领略过故都之肥秋的同志,亦深感日啖Socca三百克,不辞长作尼斯人,若要建一条Promenade des Chinois,也是毫不犹豫要慷慨解囊的。

尼斯这个城市,一言以蔽之,就是其所属的最俗的那个称谓——“蔚蓝海岸”。这个蔚蓝的程度,允许我煞风景一下,已经虚假到令人怀疑其海岸下面和很多酒店游泳池一样是砌了蓝色瓷砖的。海景之不可匹敌,大概也是为什么即使海岸线全是鹅卵石铺就而全无沙滩亦不能阻挡人们奔向其怀抱的热情。

“我拍,我拍,我再拍!”越挫越勇坚持不懈拍海的小朋友,后来带动了方圆50米内叔叔阿姨的踊跃加入。。。。

小哥身材不错啊,偷拍一张!

哇塞,原来身材不错小哥还配有身材更正点的mm!~~倍受打击中。。喂,过分了过分了阿!。。。考虑到观看本blog的未成年读者,更多露点照就此略去。

在LP上尼斯占了12页篇幅,这可算是非常奢侈的了。书本上写的那些sightings我们基本都没有去,海滨旅游城市其实就是为了看海晒太阳的,其他都是浪费时间。而在10月的天气里还是可以毫不犹豫地下海,这在相当于国内中原地区的纬度上是很难想象的。可惜我们都想当然地没有带海浴行头,只好穿着牛仔裤跟天体浴的大妈们同享一片海滩阳光了。

至于攻略上名声大噪的花市,我们错过了新鲜草莓的季节,对琳琅满目敝帚自珍的二手老古董也不感兴趣,在其中选馆子吃饭休闲一下就足够了。当然,在宾馆与海滨往复的路上,路过那些低调的老爷车和低调的老爷爷,在大排档端着盘子用手抓着热气腾腾的当地特产SOCCA送到嘴里,跟友好的店主有一句没一句say hello,然后光逛不买,都不失为赏心乐事。

尼斯花市。虽然叫marché fleurs,但是完全没有卖花的,基本上就是日用百货零售摊加跳蚤市场,规模比潘家园可是不如,但是潘家园又哪里有这样的景致呢。

花市两边一长溜餐馆之一,平民海鲜排档,主推蚌类砂锅,早早就高朋满座,menu通俗易懂,就是它了!

雪铁龙老同志,那个标志尤其有型。

点心铺前认真读报的老爷爷。可惜面前没有一盘socca,而我吃的时候光顾着高兴,完全没有拍照留念的意识~~

尼斯是南法三日之旅中最完美的一站,所以我才愿意一反常态地装腔作势用文艺调调来完成这篇blog,以示一个过气大龄女文青的些微感激。特别是我非常怀念其niciois版糊塌子——SOCCA,并仅仅为此,就已经策划着每月一次的周末背包只身独往 COTE D’AZUR蔚蓝海岸两日游。

严重迟到的卢浮宫

关于卢浮宫,我只想说一句话:基本上这是一个让无论什么人都不会感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地方。总之你来一趟绝不会亏,特别是对于全价才9.5欧的票价而言。

我很努力地调照片,从黄昏到黎明。从A- 一样难挤的时间里扒出缝隙来。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还不更新,我先说,我好忙;如果难以敷衍,就再说,我在调照片。nnd,完全本末倒置,如同水木清华为了养锦鲤把荷花都搞掉。

我又不是写给小资杂志卖钱谋生,搞那么总分总资讯丰富博闻广志图文并茂图什么哩。

其实,我一点都不像有意无意标榜然后被或多或少想象的那样文艺,我对那些人类智慧与想象力的结晶们都保持着可以美化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冷漠,“牛是很牛的,然则又与我有什么关系”。千里迢迢亦不过用来证明真的亲眼见过,万里挑一地纵有一瞬间被轰然打动,也不过电光火石,终归也是再平复竦立起来,掸掸胸口,默默走掉。

当然,再说一遍,9块5,来被擂几下是完全值得的。然后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千百年来人民群众早就无以复加地牛掰过了,祖国人民养活你这样的蛀虫完全是法外开恩、好生之德,回家继续买2块5的红酒偷偷庆祝。

还是上吧,不然白调了。虽然其实我只逛了两个半小时,迷路N次,还有大片面积未能造访。

胜利女神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在我心目的地位胜于维纳斯千百倍。进门不久就得晤其面,而且当时附近游人寥寥,甚是欢心。

游荡一圈后再回来,换了角度,换了光圈,换了景致,再捏一张。

说起蒙娜丽莎,我还是认为她的笑容的确是非常神秘的,有那么点慑人心魄的力量,纵使隔着千山万水,依靠不怎么靠谱的狗头,我还是非常荣幸地感到了如芒在背。——关于千山万水,请见下图。

话说这幅画,好像是全卢浮宫里唯一一幅隔着三米开外就拉起护栏不让游人近前的。偏偏画作本身又小,于是……镇宫之宝俺能理解,不过是不是还是有点过阿~~

好,观众朋友们,你们看到的以上三个作品,就是卢浮宫的“吉祥三宝”。不是非常无聊的同学们可以关掉窗口回家睡觉了。

油画长廊的附厅——卢浮宫非常讲究画海战术,你不是不怕拍嘛,我挂我挂我挂挂挂,淹死你!

画框的搭配和摆放很讲究,就是离远瞅着花花绿绿的,心里也高兴。

以上是我随手拍的,觉得有意思且照片质量还能看的几幅。基本上对宗教主题我比较头大,不好读书更不求甚解。

Salome with the Head of St. John the Baptist, Bernardino Luini.

我第一次接触莎乐美主题还是学到颓加荡派时提到《黄皮书》和比亚茨莱插图的时候。当时比亚茨莱的插画风格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次见到这么端庄可爱的莎乐美还的确有小小的吃惊。打算了解下来龙去脉的可以看这里

比氏插图。还有多幅,有兴趣可以google images搜索之。

刚看过凡尔赛就来看卢浮宫,难免对穹顶雕梁还有审美疲劳。但是牛还是要承认的。

非常煞有介事的同学,坐在房顶上,估计搁众神堆里也是一个女文青。

这个雕塑是捶了我一下的东东,主要是因为在一片阴抑的头部雕像中,一缕诡异的阳光正好照射到这位老者的脸上,配合其表情非常令人震撼。可惜我摄影技术太洼,不能表现出呕血三升的现场。

埃及馆是一个令人心情舒畅的地方,不容错过。

我在希腊雕像展廊迷路长达40分钟,拍片无数,差点跟着石化。

非洲人民早在千百年前就这么可爱,而且游人稀少,作为几十个世纪以后跟非洲多少还有点工作关系的小同学,我在这里很高兴地徜徉了半天。

拿破仑三世的寝宫,如果不迷路我断然是到不了这里的。

好,下班时间到了,大家从金字塔下面爬出去吧……

总结:看来pisaca的外部链接图片显示是不能信任的,以上图片我大概每张重新粘贴过两次以上,最后还是搬回了老的yupoo相册:( 下面是留言时间,敬请对我题图那张神来之笔的照片进行毫不留情的吹捧!

地陪初体验之与fool大侠晚餐(下)

上回书我们说到第二顿晚餐默默消耗了内力,而积攒了人品,且两个人的人品聚集在一个人身上爆发出来,可谓鬼斧神工,气壮山河。

下午6点半的时候,我接到fool的电话,言其已然从凡尔赛归来,无论如何都要去皮鞋剑谱上No。1的只有一道菜爱吃不吃不预约只排队等死白死的牛餐馆一探究竟。照例地铁站台集合。

我第一眼看到fool帅哥就跟他哭衰——竟然两班地铁都是眼睁睁在一步之遥外错过的。但见他诡异一笑说,你衰不要紧,有人交好运。然后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地掏出一张我早就用来擦桌子了的“凡尔赛花园游览图”,塞到我手里,说,你看!

“看啥,我早看过了。。。”“看上面有字。。。”

“这是什么?签名阿?。。。谁的阿。。。”“仔细看~~”

“看不出来,总归不会是萨科奇吧,估计你也不认识他……这不是你自己的签名嘛%^$^%^~”“是有那么一点像,你看你看你再看!”

“啊!!!!!”我在地铁里发出一声非常给我们中国淑女丢人的惊呼~~“姚明!!!你怎么会遇到姚明!”

“要不怎么说人品呢,度蜜月被我撞见了~~”

“太ft了,前两天我看新闻还有一个报道他被一个学生球迷问去哪里度蜜月,他迟疑了半天,最后说,下周我们去欧洲。。。ft,要撞也应该我撞见阿,竟然是你!狗屎运阿,难不成因为你们都姓yao?合影了没,偷拍了没?”

“没让合影,当然偷拍了。。。可惜当时脑袋秀逗,忘记要叶莉的签名了。我500刀的镜头阿,一共就用了两次,一次是蒙娜丽莎,一次姚明伉俪,完全值回身价!”

“太牛了,卖给新浪体育!卖给美国八卦报纸!”

“机缘阿机缘,如果我起床后不是鬼使神差地洗了个澡,如果我在火车站不是直接买了张连参观的门票,如果我提前一天安排凡尔赛行程。。。”

版权保护,小小模糊图,禁止转载:P

两个几百年没摸过篮球的粉丝一边感慨,一边在细雨中来到“威尼斯码头”牛餐馆。 7点整。虽然据说伊7点正好开始营业,不过彼时的队伍还是已经排了起来。经过一番艰苦奋斗,我们终于成为成功进入座位那群幸运儿以外的,唯二可以在门里等而不是在门外撑伞排队的候座者。——饶是如此,还是要等到第一拨翻台。我看着熙熙攘攘挤在座位里的人群,小人之心地想,他们一定会把平时就以繁文缛节著称的晚餐时间拖得更长。。。

我们一边观赏着美女招待娴熟地分牛肉拨薯条,一边计算着哪桌客人看上去比较像美国人能够尽快买单,望眼欲穿地等待甜点环节的到来。

“薯条好香,好香,好香。。。好像可以免费添加阿!!!我太激动了。。。”帅哥花痴以后也是一样Orz的,特别在看到其阔别日久的垃圾食品后,我深深理解他。

差不多等了一个小时,终于接连有几桌买单了。我们和前后的拉丁三人组和日裔家庭被安排进了非吸烟区,万事俱备,只欠开动。

这家著名的法式餐馆,由一个著名的葡萄园家族的某位绅士在五十多年前开办,现在由其女儿——一个亲自给牛排上sauce的优雅老太太打理。伊家餐馆只有一道永恒不变的生菜核桃沙拉头盘+ 牛排薯条主菜,永恒不变的23欧,甜点酒水可另点。据说sauce是该家餐馆的祖传秘方,点睛之笔,所有愿意在露天排两个小时队的人都是为了一尝这个牛排调味酱而来滴。

我点了,我吃了,我感动了。感动不是为了别的,那个色拉完全乏善可陈,牛排味道虽然不错但是完全不值得排这么海枯石烂的队。令人觉得感慨的是,吃到中途我们才是蓦然发现,原来不光配菜薯条可以无限续盘,原来,原来,主菜牛肉也是可以滴!每当女招待看到你盘底见空,拿着干面包去蘸最后的sauce,马上不由分说再给你呈上一客!具有深深buffet情结小农意识的同学们哪经得起这个,马上就热泪盈眶了!内心百感交集,心潮久久不能平息。

尽管我们每人“只”吃了两份,完全不敌旁边桌青年guys组合和耄耋老夫妇的战斗力,但是这种“外冷内热”的实惠主义经商精神还是深深打动两个社会主义纯朴青年,我和fool同学彻底为今天的圆满所五体投地,

当我们相互砥砺,最后吃完油炸巧克力冰淇淋球,在两个小时后肚满意足地走出店外,看着长度丝毫未减的长队,再一次认同了法国人在“民以食为天”向度上和祖国人民的可堪一拼。

最后的完美夜晚是在埃菲尔铁塔十分钟游中结束的。已经错过最后一班电梯且即使没错过也经不起更长的排队折磨的fool同学这样安慰自己:我早就知道它根本没有帝国大厦高,就是样子不错,底下拍拍照也就可以了~~~

至此,我的地陪生涯暂时告一段落,至于fool帅哥后来在南法小城的艳遇和巴塞罗那街头偶遇隐居贵族的传奇故事,希望他自己会写出blog来,以飨读者。

我要休息,休息一会~~

地陪初体验之与fool老师晚餐(中)

第二天,fool老师带着博物馆通票再一次杀向卢浮宫,地铁上人潮汹涌,我运足丹田之力对他大喊一声,辟邪剑谱还在我这儿!他也用破空取物的声音对我说,放在你那吧。

就在挤出车门的一刹那,我突然意识到应该把剑谱还给他,这种直觉分外强烈,但是又毫无来由,只好在换乘站安慰自己:一本葵花宝典在册已经无人能敌,内功心法他又烂熟于胸,第一食肆昨天刚刚演练过,断不会有什么差错,不如剑谱就放在我这儿,还可以就网上仔细参详一下其他名馆。强压住内心惴惴,阔步向单位building走去~~

于是忙里偷闲,在上班时间,把三大食肆的详招拆解尽数从网上打印出来,万事俱备,只待fool大侠的出发信号。可是我等啊等,等啊等,等到空调也关了,饮水机也坏了,大白兔都全吃完了,雨也停了,花也谢了,月亮都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出来了……八点半,电话还没有响~~

然而,突然,msn蓝光一闪,一个熟悉的身影跳将出来,屏幕上一行惨痛的拼音:“meinv,Help!”。。。我大ft,以为fool大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地被请进了警察局,一问才知道原来已经回了驻地的机房~~说时迟那时快,电光火石一刹那我反应过来,原来我的电话号码既不在fool同学的脑子里,也不在他的手机上,而是有如“公元062598****年”一样记在辟邪剑谱的第一句~~~

“。。。那个不能订位只能排队的餐馆你是不要想了,看其他两家吧。一家很近,靠近北边,我走路就能过去,但是小贵;另家很远,在南边,也没有地铁直达,但是比较便宜……”

“你选吧,我已经悲恸得不能思想了~~”

“要不我回去随便吃点吧,别折腾了。”

“不。。。我要赎罪。。。”

“。。。。好吧,那就近的吧,这么晚了,还下着雨。这次记得我的手机吧,062598xxxxx,franklin地铁出口,饭店所在xxx街道方向见~~”

“出发~~”

由于我的月票借给了fool同学踏遍博物馆,为了节省1.5欧的地铁票,我决定在小雨中漫步走过这一站地铁。当然,后来我为这个决定肠子都悔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话说沿着各个大牌名店的乔治五大街,不到9点钟很快我就走到了香与榭丽舍交汇的franklin地铁“所在地”,也非常顺利地也找到了饭店所在街道,但是,问题是,我那参加工作以后才慢慢变得近视和散光的眼睛,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地铁出口在哪里。加之被一个试图用英文给我解释但是除了“Big!”“M” 之外肢体语言都不行的胖gg误导,我望穿秋水、瞪落街灯、哑然失笑、上蹿下跳,试图蓦然回首看到一个巨大M型,在街心环岛转了一圈又一圈,却连个安慰奖的麦当劳都没看见。

在这个雨夜,金碧辉煌的凯旋门在浮光点点的香街映衬下分外妖娆,我欲哭无泪地在拦住一个又一个和我一样说蹩脚“sorry”的同学,最后才再两个语焉不详的法国人的指引下找到一个基本没有任何标志,只在接近地面的入口端暗香浮动一个阳文的“metro”的地铁口。当时间一步步逼近21:30的时候,我只能寄希望于fool同学果然记住了我的手机号码。。。

所谓唯楚有才,果然不是盖的,就当我在迪士尼旗舰店的橱窗前即将石化的时候,手机终于响了~~“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啊?”“我找不到应该那个方向的地铁口,现在在香街上,有个迪士尼总店~”“汗。。。那还离得远着呢。算了,你原地不动,我去找你吧。”

六分钟后,两个人一边默默检讨着刚才说话语气里的怨气和冤气,一边暗自崩溃地走向目的地,一家名叫“berkeley”的,据说” a bit expensive”的restaurant~~

中间省略服务生小哥说流利英语、fool同学大叫破产、太贵、死人若干次、我惊呼melon的entree比之曾吃过的足足小了八圈、fool同学又盛赞不知道什么肝的肝,以及我觉得小酒太烈等种种,总之totally吃掉86欧元,小费已含,买单走人。由于我已经有在全巴黎最高的餐厅rien de paris(巴黎天空下)一人吃掉100欧的先例,并没觉得太过夸张——谁让人家在著名的香街一拐弯呢,其实味道的确还是不错滴~

回程途中fool同学拍摄雨中明信片一张,如题图所示,算是命运多舛的晚餐之旅中小小的亮色。当然,这一夜过后,否极泰来,且来势汹汹。。。预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地陪初体验之与fool老师晚餐(上)

我没有去过的肖邦墓。taken by Aprilfool

巴黎,是光荣伟大正确的fool老师北美-欧洲-亚洲伟大环游计划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作为摸爬滚打混迹三个星期,已经可以把Parton和Merci运用得游刃有余的无证游民地主,我少不了要全力尽一下汉语地陪的义务,权当纪念我和该位帅哥相识8周年。

话说fool大侠万里奔袭,从纽约经斯德哥尔摩抵达巴黎,随身所带除了Lonely Planet葵花宝典之外,还有一张轻若无物的辟邪剑谱,其上文字蜿蜒如蚯蚓,非掌灯细观不可辨认。上卷所书为内功心法——即如何从戴高乐1号机场迢迢长路摸到我暂住的寓所,下卷所书盖武功招式——世外高人秘传的巴黎四大不得不去食肆。

江湖险恶,秘藏好两件无价之宝,我们在13号线上兵分两路,分头游街与上班,待申酉之时,定于驿站旁暗号联络,由fool大侠决定一探哪家食肆。

一日忙碌,等至酉时一刻,我已经把储备的巧克力曲奇吃的七七八八了,终于得到fool同学信号,言往第一家,一号线地铁“porte maillot”附近的“le relais de venise”。顺利在马约门地铁站台碰头,fool老师神色诡异地告诉我:“今天发生了大件事”。我第一反应就是他遭遇法兰西女强人劫色骗财,急忙追问,结果却是:“原来巴黎的各大博物馆大部分周二都不开。。。可怜我买的通票阿。。。”致以深切同情和慰问~~不过饶是如此,fool同学的足迹还是踏遍了巴黎圣母院、蓬肚皮、卢浮宫外围、奥赛博物馆(这个是开的,所以排队一公里)以及葵花宝典上有言全世界lovelist的卢森堡公园。

纽约客fool老师再一次痛斥了巴黎街道标识的匮乏和分布方位的匪夷所思,我则运用了简单的凯旋门-新凯旋门定位方法,准确判断出这个伟大的restaurant的位置。——在271号渐渐逼近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门口那一条井然有序大概有四十人左右的等位长队。当是时,巴黎时间晚上20:30。

我和fool颓然地坐在街心花园的石阶上相对无言,一分钟后,我默默地摸出辟邪剑谱,问他打算去其他的哪一家。经过地铁测算,我们觉得还是所谓的“very closed to pompidou”的那个靠谱一些,于是打起精神,赶赴fool大侠已经轻车熟路的蓬肚皮所在地。

倒出地铁,我们和很多同样一脸茫然的非我族类一起凑在地图前找那个所谓的“montrorgueil”街道,横找竖找都没有,fool已然决定要打国际长途。。。还好,结果是我打了市内长途,借助同事和google的力量,定位到这条街道在距离我们两个地铁站(但是没有连通线)附近。。。真是“closed”啊!一个字:走!

我拖着中午去找房子就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小高跟鞋残躯,饶有兴趣的观看了一下酷似烂尾楼的蓬肚皮,突然想到一个很严重问题:“如果我们千辛万苦找到了,结果人家休假不开门怎么办,现在满大街都是关门的餐馆阿~~~”骨子里还是勤劳勇敢中国人的fool同学显然没有想到这一点,沉吟了片刻之后,他缓慢而凝重地说:“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阴晴圆缺,我们走过这么多可爱的街道和地铁站,有没有吃一顿晚饭又何足挂齿呢。。。。”

回想当年我们终于找到跟街道同名的这一家餐馆,此时此刻还由于那种饥饿感的过于强烈而让我觉得无力叙述,但是无论如何,我们终于还是吃到了传说中的duck legs(其实是没有s的,因为我很失败地点了一个毫无味道的羊肉串!!!),fool同学热泪盈眶,并对我用一个个单独单词就搞定点菜的法语能力崇拜不已。。。没文化的美国同学打算只点一个主菜,狂要面包,然后省略dessert和酒。作为一个签过“融入法国合同”的准长居同学我果断地抵制了。还是要了一个前菜和25cl的rosé。鉴于不出所料的吃饭流程和上菜速度,甜点是没有时间再吃了,23点,买单且付出我平生的第一笔小费之后,俺健步如飞地冲向街道。

“恩,如果地铁还有的话,我们应该可以在12点锁门之前赶回去。”
“你是说,客厅墙壁上贴着那张纸上注意事项的规定吗?”
“对啊,人家12点是要锁门的!”
“那个。。。。我记得是11点耶~~”
“……”

还好,23:40我们已经抵达终点,且依然灯火通明,狗窦大开。我们兴致勃勃地计划着明天去预约或者抢先占座一下那个辟邪剑谱上位列第一的食肆。彼时,我还没有google到如下这个链接以及读到网页上面的话。

http://www.relaisdevenise.com/about.htm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