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第八个冬天

昨天晚上没写blog,准确的说,根本就没坐在电脑边。蹭了隔壁处处长的车回家,17:40就到了。然后在床上看书。20:30的时候就困了,关灯睡觉。22:30被电话吵醒,以为是闹钟,关掉接着睡——直到今早6:00。起来洗了一个战斗澡,拼命擦头发。

睡眠充足就是不一样啊,站在寒风里等车也不觉得那么痛苦了。可惜刚刚上了那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834,就从后窗看见本来说好早上也蹭但是没有按时遇到的处长的蓝色雪铁龙紧随其尾:( 后来在餐厅遇到,对其咬牙切齿。

看王蒙的近作《青狐》,扑面而来的熟悉气息。其实我看王的书不算多,除了反思文学的几篇,《活动变人形》基本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当初看得不大爽。所以我百思不得其解这种熟悉感来自何处。时代?人物?长句子笔调?希望全书读完后能有点线索。

部里机构调整,听说各个处都希望我能加盟,最后皆被我现在的领导委婉拒绝。但是貌似部门的大boss不如以前器重我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政治上不成熟”导致的。这个工作到底要不要长久干下去呢,这是一个问题……

冬天已经来了。第一次见北京的冬天是高三的时候,一月,我觉得暖和得不行。把羽绒服提在手上,只穿着毛衣在天安门广场溜达,让同行的来自上海和广东的同学叹为观止。可惜现在我老了,变得异常怕冷,轻易不愿意暴露在室外空气中,一个人在房间里还要插上电暖气,再盖上被子。

时间过得总是这样快,今天又是周四了。隐约记得有一个测试类似心理年龄之类的网站,最后的结果出来就是一个骷髅的画面,上面一长串儿不断减少的数字,是你生命还剩下多少秒的倒计时。惊心动魄的样子。

办公室对面是行里的阅览室,中午过去拎了一本余华的《灵魂饭》,以前站在书店翻过,大部分篇什也都读过。5年前曾经去过余华家里一次,那时候他说正在写一部新长篇,第二年争取写完。现在5年过去了,没见到,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吧。时间依旧是这样的快,诱惑依然是那么的多,没有办法。倒是听闻格非新出了一部,改天找来读。韩国时候写的,不然也怕是没时间。

想写个什么东西。记事本写了800字的开头,死机了。可见是谶。其实也就记得一句话:“白小珏9岁,上四年级,和她的同学不大一样,她已经学会了犹豫。”

这是我在北京的第八个冬天。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