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的墓园

有的词语,天生就是用来做隐喻的,如果从中并没有挖掘出太深的意义,未免令写它和读它的人倍感失意。“墓园”便是其一。所以我写下上面这个题目,并用的仅仅就是其字面的意思, 难免感到一些羞涩。当然,若跟一语成谶比起来,我自然还是愿意保持这份不好意思:P

误打误撞到这个俯瞰整个海滨小城、风水极佳,景色无双的墓园,倒不完全算是因为迷路。方向总之是没错的,只不过地势越走越高,就怀着登高望远的心态一路拾级而上,而豁然开朗平台层叠的偌大墓园突然出现时,我们亦曾犹豫了一下,不过还是怀着些许敬意好奇地走了过去。

傍晚时分,天色将沉未沉,倒是有阳光经过一整日的犹疑最后决定弃暗投明。与这个小城多年以来的望族家庭们陡然相遇,为他们对死亡的接受、想象和为此的艺术创造而称赏击节。

很容易从墓地的规模、铭文和雕像上判断出这些墓地的性质:个人的或是家族的,已经沉睡百年残碑断垣,或是至到近年不断有成员加入修葺整饬;所葬之人对尘世充满眷恋或失望,对天堂满怀憧憬或迟疑,甚至,对永远沉睡是佯装镇定,或者从容戏谑。

人们对死亡的态度是颇可琢磨的一桩事。显而易见,能够将自己葬在这个几乎是全城次最高点,依山傍海,风光无限的地界的,一定都是这个城市最有名望的人们及其家族,如果假设这些墓园的修建都是遵循了死者生前的遗愿,那么他们对生命的留恋形式、对死亡的态度以及对艺术的欣赏角度都迥乎其趣并耐人寻味。

那些塑了自己凝重的雕像,周围鲜花松柏图案环绕的,大概生前就是一个庄重严肃的人;而墓碑上面坐着一个忧伤而懵懂的天使的,大概沉睡者是一位虔诚而善良的贵妇人;而要在石棺上雕上雄鹰,甚至在墓室前塑了两尊狮子守门的,想必就是一位家世煊赫、位高权重的贵族吧。

当然,要把自己的墓碑甚至墓室修建得新颖别致,这后面大概亦要有雄厚的财力作支撑。其实那些石棺沉稳,雕像精致,甚至墓碑上仅有十字架的普通而低调的种种,也已经足够令人尊敬了。

死神的魔爪。。。

我将之归纳为……浪漫写实主义~

神情非常到位的雕像,大手笔。

阿房宫,三百尺,搁不下尼斯一巨子。

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呼之欲出!

墓地的形式、风格和材质都在与时俱进,实地看上去非常地酷。。。

墓园错落几层,如同梯田一样可以逐级登高,而每上一层,墓地所占面积和修建装饰就愈发赫然,而远望海滨与小城,景致也更加开阔和绮丽。在这几乎没有其他任何游人的静谧所在,是我们第一次邂逅尼斯的惊喜,如果不是带着一只威风凛凛的黑贝的守墓人看上去过于严肃沉默,我很想在黄昏的余晖里把他们也摄进我的镜头。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戴望舒写给肖红,这大概是中国现代最好的悼诗了。 而终老在地中海边的人们,这些终日卧听海涛闲话的灵魂,大概会宽容以待闯进他们栖息家园的异国旅客,并带着一些矜持的骄傲等待陌生人的赞叹和尊重。

******

走出墓园,沿着盘山路继续前行,很快就发现还有更高的地方可以开掘。游兴正好,便决定一鼓作气,登上最高点。顺着半能读懂的法语路牌指示,我们在毫不知情地向尼斯最高点“Parc du Chateau”进发。途中经过一座疑似人造瀑布,虽然一眼望去即知并非天然,但是我们还是为质朴的制作者那天真的掩饰所打动。在水帘之后好像还有一个军事要塞洞口之类的地方,与当年在湘西凤凰所见的一个幽深寒郁的土匪洞颇为类似。回来后看LP上称之为“artifical waterfall”,还说是“a great place to escape the heat on a summer afternoon”,不禁也要为作者的童心失笑了。

登上这座据说只有92m高的“hill”,果然有“the panoramic views of Nice and the sparkling Baie des Anges”, 一湾线形完美的碧蓝海岸,一座白帆点点珠光粼粼的港湾,一片红色金色在晚霞中闪着童话光芒的屋顶……

顺着山路走下来,眼前就是著名的尼斯滨海长路:英国人观光大道。据说为侨居尼斯的英国人在1822年集资修建。其实莫说久居雾城的英国人,即便是我这样领略过故都之肥秋的同志,亦深感日啖Socca三百克,不辞长作尼斯人,若要建一条Promenade des Chinois,也是毫不犹豫要慷慨解囊的。

尼斯这个城市,一言以蔽之,就是其所属的最俗的那个称谓——“蔚蓝海岸”。这个蔚蓝的程度,允许我煞风景一下,已经虚假到令人怀疑其海岸下面和很多酒店游泳池一样是砌了蓝色瓷砖的。海景之不可匹敌,大概也是为什么即使海岸线全是鹅卵石铺就而全无沙滩亦不能阻挡人们奔向其怀抱的热情。

“我拍,我拍,我再拍!”越挫越勇坚持不懈拍海的小朋友,后来带动了方圆50米内叔叔阿姨的踊跃加入。。。。

小哥身材不错啊,偷拍一张!

哇塞,原来身材不错小哥还配有身材更正点的mm!~~倍受打击中。。喂,过分了过分了阿!。。。考虑到观看本blog的未成年读者,更多露点照就此略去。

在LP上尼斯占了12页篇幅,这可算是非常奢侈的了。书本上写的那些sightings我们基本都没有去,海滨旅游城市其实就是为了看海晒太阳的,其他都是浪费时间。而在10月的天气里还是可以毫不犹豫地下海,这在相当于国内中原地区的纬度上是很难想象的。可惜我们都想当然地没有带海浴行头,只好穿着牛仔裤跟天体浴的大妈们同享一片海滩阳光了。

至于攻略上名声大噪的花市,我们错过了新鲜草莓的季节,对琳琅满目敝帚自珍的二手老古董也不感兴趣,在其中选馆子吃饭休闲一下就足够了。当然,在宾馆与海滨往复的路上,路过那些低调的老爷车和低调的老爷爷,在大排档端着盘子用手抓着热气腾腾的当地特产SOCCA送到嘴里,跟友好的店主有一句没一句say hello,然后光逛不买,都不失为赏心乐事。

尼斯花市。虽然叫marché fleurs,但是完全没有卖花的,基本上就是日用百货零售摊加跳蚤市场,规模比潘家园可是不如,但是潘家园又哪里有这样的景致呢。

花市两边一长溜餐馆之一,平民海鲜排档,主推蚌类砂锅,早早就高朋满座,menu通俗易懂,就是它了!

雪铁龙老同志,那个标志尤其有型。

点心铺前认真读报的老爷爷。可惜面前没有一盘socca,而我吃的时候光顾着高兴,完全没有拍照留念的意识~~

尼斯是南法三日之旅中最完美的一站,所以我才愿意一反常态地装腔作势用文艺调调来完成这篇blog,以示一个过气大龄女文青的些微感激。特别是我非常怀念其niciois版糊塌子——SOCCA,并仅仅为此,就已经策划着每月一次的周末背包只身独往 COTE D’AZUR蔚蓝海岸两日游。

One Comments

  1. What a pleasure to find someone who tnhiks through the issues

Leave a Reply